The new iPad的落地,把我们的目光再度聚焦到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企业之上。2011财年,苹果创造了259.2亿美元的净利润。在各种公共场合,如地铁、公交车、电影院等地我们到处能看到苹果的身影,而这个有史以来最赚钱的IT公司,也正在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。但与之同时,忙碌工厂里的工人李翠一月的工资远远不够买到一部她亲手制造的iPhone。或许很少人会有兴趣了解,苹果辉煌背后,这些巨大财富和完美产品究竟如何诞生?那些年薪百万的设计者们,究竟手里拽着的事什么味道的钱?
名不副实的派遣工
和笔者一样,很多人或许知道苹果的产品,大多在中国组装完成。但当我们再度看到苹果“隐秘生产链条”的庞大之时,还是会被吓到。这些庞大的“组织”被散布在中国珠三角、长三角和重庆、成都、郑州等内陆城市的各个角落的代工厂之中。
在这里的每一条生产线上,都日夜忙碌这数以千计的工人。可以说尽管苹果每一款产品都不在中国首发,却几乎都从这里送到世界各地。富士康、广达、和硕、正崴、宸鸿、胜华、可成、新普、顺达、华通、奥特斯等你很少听见过的名字,却是苹果着外壳、摄像头、机壳、触摸屏、连接器、PCB印刷电路板等零部件的生产者、组装者。也在在这些地方,一个个原料被制成漂亮的外壳、按键,并被拼装成为最终的整机。
就是在这样一个成天和半成品的数码产品、模具打交道的环境中,一位20岁的安徽淮南女孩李翠将自己的青春日夜铺洒在之上。每月只有1280元、每天必须接受加班,这就是她在苹果代工厂日腾电子的工作——技工。每天和iPhone零件打交道的她,最大的愿望是能够买一部iPhone。但是凭她的工资,要存好几个月钱才能实现心愿。
和李翠一样的中国工人有很多,分散在中国的各大代工厂内。例如,曾经有调查指出,富士康中派遣工的比例为2%,上海日腾派遣工的比例高达60%。在这些工人中,所谓派遣工,是指劳务公司和代工厂签订协议,由劳务公司提供工人在代工厂工作,代工厂并不直接和派遣工发生正式的劳动关系。
正 式员工还能享受到一定的正规劳动保障,但大量的派遣工由于劳动主体对象不清晰,被代工厂、劳务中介、派遣公司等单位互相推诿,不仅收入低下,而且不能享受 的合法的最低限度的劳动保障。而且很多派遣工接触的是有污染的环境,自身的身体健康也得不到正规的医疗和保障。这样的例子非常多,如富士康跳楼事件、日腾 爆炸事件等,当事人的权益都难以得到完善地解决。具体的事件由于篇幅关系,这里不便展开,读者可以自行搜索。
谁的责任?
佛 家讲究因果,结果必然是原因作为前提。为何中国血汗工厂、派遣工问题会发生?笔者相信一点,作为苹果,它对产品精益求精,它也严格地把握产品质量和成本。 在能够有条件追求最大利益的情况下,苹果肯定会为了股东的利益获取最大的利益。而要获取最大利益,除了创造力以外,还需要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,于是苹果压 榨代工厂,而代工厂就只能压榨无辜的工人。
但是华尔街上,没人关心中国人的死活,也没有人因此责难苹果。除了美国政府在某些时候“关注”一下以外,中国工人就是被忽视的群体。这究竟是谁的责任?
苹 果作为一个伟大的企业,它必须承担相当一部分社会责任。有人说苹果这是靠自己的双手,自己的创造力赚钱,有何不可?这样的说法比较狭隘。人和企业都属于社 会,不能脱离社会,没有哪个人或者其企业能够脱离社会而成功。机遇、学习机会、市场都是社会赋予的资源,无论是人还是企业,都必须要为自己说得而承担责 任。
苹果的成功,毫无疑问,除了乔布斯以外,千千万万的中国劳工也是功臣。尽管美国有法律保护美国企业的境外关联雇员的权益,但苹果显然还做得不够,再获取了如此高额的利润情况下,本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。
但是,这种社会责任企业往往不会主动去承担。所以必须靠立法来改变目前的现状,美国国内的法律相当完善,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本国劳动者的权益,我国可以多多借鉴和学习。特别是派遣工问题,目前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其实已经规定了“劳务派遣一般山在临时性、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”。而事实上,国内的大量派遣工并不符合这样的规定。如果我国法律制定得更加清晰,执行力度更大,我相信派遣工问题并非不能解决,而最终也不会损害当地的经济发展。最好的结果,是让苹果让出一部分利益。
另一方面,媒体应该起到更大的作用。光靠劳动检查部门去检查血汗共产是远远不够的,劳动部门也没有足够的社会影响力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血汗工厂、关注派遣工的问题。如果有更多的媒体详细、真实地报道这些问题,以真实的人物和事件来说明问题,让更多的iPhone用户了解到他们手上的高级玩具是怎么生产出来的。进而让整个社会都严肃关注这一问题,我想这才是解决血汗工厂和派遣工问题的最大推动力量。
写在最后
实际上,并非“没人关 心”没人注意到派遣工的遭遇。就在今年两会上,就有人大代表提出:控制劳务派遣的用工规模,劳动力派遣只可适用于那些临时性季节性的岗位,而不能不加限制 地扩大到整个制造业或者其他行业。面对现在社会关注血汗工厂和派遣工问题越来越多、越来越严重之时,或许政府的关心和警醒,才是最终关闭这种“血汗工厂” 原动力。而人大的关心,或许也为“血汗工厂”终结的到来,放出了有力的信号。